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 新闻中心 > 学院新闻 > 正文

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 参访综合交通枢纽工程:会计学院师生开展“劳动与实践周”实践学习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7-05
浏览:

“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,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”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推动的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。为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,引导师生将专业理论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,深化对大型基建项目运作机制和财务管理的认知,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,2025年7月2日,会计学院50余名师生在赵雪媛副院长的带领下,前往北京市通州区开展“劳动与实践周”实践学习活动。

会计学院师生合影

活动的第一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厅,这里全面展示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建设历程和规划蓝图。

全体师生在讲解员带领下,通过观看视频短片、聆听沙盘、展板及模型讲解,详细了解了其发展脉络、“一带一轴两环一心”的总体规划格局、各功能区的分布定位和当前建设情况。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支点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,正以“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”等为目标,在新型城镇化、绿色生态与智慧城市融合等方面探索实践,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,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。师生们对这座“未来之城”充满了向往。

师生聆听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沙盘内容讲解

活动的第二站,会计学院师生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,开启了对这座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探索之旅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,是国内首个融合城际铁路、轨道交通、城市航站楼、运河码头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,也是国内率先在铁路车站上方实现大规模综合开发的超大型TOD综合体。项目建成后,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发,将在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、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及河北唐山市,1小时内到达滨海新区及雄安新区,形成1小时京津冀都市交通圈。

师生通过观看项目宣传片、观摩施工现场、聆听沙盘讲解等,深入了解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、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,深切感受到项目“站城一体”理念的科学性、“四网融合”规划的先进性。师生重点了解了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控制、财务测算、“京帆”绿色节能设计效益评估等内容,将“工程财务管理”“碳会计”等专业知识与实践场景紧密结合。

师生聆听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沙盘结构讲解

师生聆听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讲解

师生聆听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“京帆”屋盖结构讲解1

师生聆听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“京帆”屋盖结构讲解2

从规划展厅里的蓝图铺展到综合交通枢纽的实景呈现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城市建设的聚力之效。这份规划中的远见与实干,深深触动着在场的会计学院青年学子,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习,主动对接国家发展需求,在服务重大战略中彰显会计学科的使命担当。

此次实践是会计学院落实“劳动与实践周”育人要求的重要举措,通过将课堂理论与重大工程建设参访相结合,帮助师生直观感受国家战略落地中的专业价值,了解到真实工作中财经知识的应用边界和创新空间。会计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,持续深化实践育人,推动师生将专业所长融入国家战略实施,在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、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,彰显会计学科的时代价值,让专业力量与国家发展同频共进,书写教育赋能大国工程的新篇章。


撰稿 | 郝心晴 武秀丽

校对 | 赵雪媛 王伟

排版 | 刘怡帆

审核 | 吴溪